朱华雄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张可发布时间:2024-06-05浏览次数:10


202461日下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oty中欧登录入口朱华雄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保险思想通史资料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楼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

开题报告会现场图

本次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陈争平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教授、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李琼处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平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oty中欧登录入口院长石智雷教授、南开大学zoty中欧登录入口王玉茹教授,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刘建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明孔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zoty中欧登录入口讲席教授叶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zoty中欧登录入口程霖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艳琳教授、北京大学zoty中欧登录入口周建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众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超群研究员、商务印书馆经管编辑室宋伟主任等专家和嘉宾参加本次会议。

2 李小平部长主持

项目首席专家朱华雄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与会嘉宾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张今柯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苗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鲁元平老师、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一级主任科员胡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社会科学研究院五级职员赖思源老师、项目科副科长王胜老师等。

邹进文副校长致辞

报告会的致辞环节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平教授主持。首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教授进行致辞,他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对朱华雄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衷心祝贺,并表示,学校有关部门将积极配合朱华雄教授团队,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切实保障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

李琼处长致辞

随后,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琼女士进行致辞,她向朱华雄教授团队表示祝贺,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对于大课题和大团队,要加强协同研究,督促形成高水平发展成果,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石智雷院长致辞

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oty中欧登录入口院长石智雷教授致辞,他向各位专家和嘉宾介绍了zoty中欧登录入口的师资力量与学术成果,经济思想史作为zoty中欧登录入口的优势学科之一,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朱华雄教授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保险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期待朱华雄教授的重大项目能够进展顺利,能够在该领域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报告会的汇报交流环节由清华大学陈争平教授主持。项目首席专家朱华雄教授从项目基本情况、研究缘起、研究方案和课题内容及大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朱华雄教授指出,该课题以中国保险思想的“生成——演变——创新——中国化”为主线,理清中国保险思想从“内生”、“东渐”及“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和创新之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从古至今的社会保障思想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商业保险思想,从断代史的角度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保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保险实践的基本形式,从通史的角度研究不同时代保险思想的动态演进及保险实践的多维发展,以时间为顺序整理出中国保险思想的发展的基本过程及不同时期的创新与特色,构建中国保险思想形成及演变的基本框架。课题研究强调中国特色的保险思想,剖析保险业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支撑,为完善中国保险制度提供历史借鉴。

朱华雄教授作开题汇报

随后,专家组对项目报告进行细致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叶坦教授指出,如何界定保险的内涵和外延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一环,建议从大保险视角出发,将中国的保险思想和理论与同期西方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使古代与近代保险思想有机结合,同时突出中国特色的保险理论。

王玉茹教授建议,在古代保险思想部分体现出“通”和“变”,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界定和理清保险大概念的来源,同时,将外国保险相关历史发展做必要的补充和比较。

刘建生教授提出,在史料处理方面需注意技术处理方法,处理好不同时期史料厚薄不一的问题,同时,在多校联合研究过程中解决好体例一致性的问题。

魏明孔研究员建议,在平衡史料的使用与选择时,把握“重古轻今”的总体原则,建议突出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保险思想变化的特色,碑刻、考古资料中也可以挖掘出国家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的保险思想。

程霖教授建议,将两个理念和方法贯穿项目研究中:一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保险思想史,二是中西保险思想交流互鉴,并从“引进—学习—选择—创新—变通应用”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构建中国自主的保险理论体系。

杨艳琳教授建议加强中西比较研究,凸显保险思想研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与作用,同时,建议将中国共产党保险思想延伸到2021年。从学理上,对保险学和社会保障学两个学科角度对保险思想进行理论归纳。

周建波教授指出,在研究中应揭示出中国古代保险的文明为何没有转化为现代商业保险文明的原因,保险也是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体现,为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理论和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强调了成果中的第一卷十分重要,是奠定五卷理论的基础。

魏众研究员指出,核心概念的界定十分重要,可从保险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提炼出红色保险相关内容,而在商业保险方面,可以从民间经商需求的视角,展现保险出现的实践过程。

高超群研究员指出,中国古代如何处理风险的方法可能不同,不必强行的将古代的实践划归为保险,建议用现实的收益补偿未来风险的视角来丰富概念内涵。同时,建议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去创新,从保险技术的发展中去提炼保险思想。

宋伟主任指出,可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解释近代保险业发展较快的原因,建议适当加强五个部分的连贯性,从多角度揭示保险背后的目的和立场,在研究过程中注意资料引用来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专家组组长陈争平教授最后强调,在研究过程中要理清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建议基于事实判断多收集整理中国古人自我风险防范的措施,从而分析这种行为对保险业的影响。同时,建议多开展阶段性讨论会,吸收团队成员及组外专家意见,可以增加资料库建设等成果形式,必要时可以追加项目经费。

与会专家发言

最后,项目首席专家朱华雄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指明了新方向,课题组将认真吸收各位专家的指导建议,进一步完善概念界定与甄别,优化技术处理方案,在规定时间完成课题项目,为推动中国保险思想发展,助力中国特色保险理论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

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开题报告会圆满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保险思想通史资料整理与研究》的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XML 地图